由上面分析可见,外部市场的价格快速下跌,恐慌情绪和价格传导机制是多线条层层传导,DeFi合约机制的嵌套特点和区块链快清算特点会使得其内部风险传导机制呈现复杂性。 在这种情况下,价格快速下跌的情形对DeFi生态形成了严峻的考验,看似死亡螺旋发生的概率不小。尤其在近一个月比特币等几乎所有代币资产价格腰斩的情况下,DeFi生态面临的考验要甚于传统金融市场。 3.3微观分析:币价腰斩下的DeFi生态表现出一定的韧性 DeFi一定程度上是“加杠杆”工具,用户从“代码系统”中完成借贷。如前所述,在币价下跌中,去杠杆的过程会带来哪些冲击?本节从微观层面,我们从以下几个视角来考察极端行情下DeFi生态的韧性,包括: 1) 短期资产价格腰斩带来的集中清算量对于DeFi系统锁仓资产值的影响,即用户是否在此期间大量赎回抵押资产? 2) 主流借贷平台(如MakerDAO、Compound)在清算过程中的偿付率情况,即抵押品是否足够支付借款和罚金? 3) 通过考察净借款量数据,极端行情下借款率借贷需求是否明显收缩? 4) 进一步观察DeFi系统近半年的历史存款和贷款数据,考察用户需求是否依旧强势? 短期资产价格腰斩带来的清算量对于DeFi系统锁仓资产来说,并不算大。由于近期加密货币市场的波动加剧,导致借贷协议内的抵押品价格波动也加剧,剧烈波动易触发清算机制。所以,在价格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会出现短期的集中清算,这也反映了市场的杠杆情况。5月19日出现了链上清算历史最高值,单日清算量达到了6.14亿美元,其中由于BSC 上的最大借贷平台 Venus 因为闪电贷攻击而导致了2.5亿美元的清算量。总的来看,市场价格剧烈波动会导致短期集中清算,DeFi系统面临这短期巨大的清算压力,这种资产价格短期腰斩带来的市场考验是传统金融中并不常见的。事实上,对于DeFi近100亿美元(5月19日当天为80亿美元)的总锁仓资产值(TVL)来说,这个清算量占比并不算很大。 将近半年BTC价格和DeFi整体锁仓量的数据相对比,两者相关性很高,可以大致推算出系统的抵押物数量基本稳定。从2020年11月至2021年4月中旬,BTC的价格持续上涨且较DeFi整体资产锁仓量(TVL)的增速更快,可见BTC价格在此阶段更强势。4月中旬开始,两者走势虽然趋同但DeFi表现出了更强的态势。5月下旬BTC价格跌幅加剧的时候,DeFi整体锁仓量并没有跌更多,甚至在5月19日后表现出了一些反弹——与BTC价格走势出现了背离。在大部分代币跌幅超过比特币的情况下,加之市场面临的短期清算压力,而DeFi生态的TVL走势稍强于比特币走势,由此可见DeFi生态中锁仓资产的留存率较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