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研报要点 定性的来看,InstaDApp的DSL(DeFi Smart Layer,DeFi智能层)架构在DeFi中具有独创性,其意在成为用户和DApp之间的单独一层,未来值得期待。但是如何将这么宏大的愿景逐步落地,考验团队的执行力以及运营推广能力。
DeFi聚合层的价值主张仍然需要等待DeFi生态的进一步爆发,InstaDApp在聚合层有一定先发优势,并且DSL的发展有助于提高InstaDApp作为聚合层的价值,有望真正获得规模效应。
我们评估了仅作为机枪池治理代币的$INST,通过横向评估机枪池项目的FDV/TVL,我们认为,$INST代币估值处在合理区间。
第二节 项目基本情况1.项目业务范围 InstaDApp是一个面向用户的去中心化资产管理协议,目前提供了针对Aave、Compound、Maker的高效的资产管理功能,其目标是简化DeFi的复杂性,最终成为DeFi的统一前端。
另外,InstaDApp最近提出的DSL(DeFi Smart Layer,DeFi智能层)愿景,有望成为在用户和DApp之间聚合层,成为DeFi的基石。
2.项目历史和发展情况 与大多数的DeFi项目不同,InstaDApp是比较典型的需求驱动型项目,他们并不是先提出一套解决方案,再去寻找PMF(product market fit),而是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解决问题的同时将其解决方案产品化。
2018年11月,InstaDApp正式上线,在上线之初仅支持对Maker协议的资金管理
2019年6月,InstaDApp开始支持Compound
2019年7月,随着Maker不断提升稳定费(Dai利率),很多用户遇到了问题:想从Maker转移到Compound,但在没有新增资金的情况下,想还清Maker的债务却并不容易。InstaDApp的创始人也遇到了此问题。在此背景下,InstaDApp上线了MakerCompound的资产&债务桥,允许用户在无需新资金的情况下,将Maker的资产&债务转移到Compound,InstaDApp也迎来了第一波tvl增长(从10kETH到150kETH),并且成为DeFi总锁仓量的第三名,仅次于Maker和Compound
2019年11月份,随着Dai从单一抵押切换为多抵押(并将老的Dai更名为Sai),诸多用户又面临了同样的问题:如何成本更小的将Sai债务更换为Dai债务。InstaDApp上线了Sai->Dai的桥,允许用户在无需新资金的情况下,将Sai的债务都更新为Dai债务,InstaDApp迎来了第二波tvl增长(从180k ETH到240k ETH)
2020年4月,DeFi Smart Account(DSA)正式发布,用户可以通过DSA以去信任的方式更好的管理和优化各个DeFi协议资金
2020年8月,InstaDApp支持对Aave的资产管理功能
2020年10月,InstaDApp支持Aave v2
2021年2月,InstaDApp宣布将DSA升级成为DeFi Smart Layer(DSL),同时宣布了INST的发币计划。另外还上线了“模拟模式”,方便用户更好的试用各项功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