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块链

去中心化存储:元宇宙与 Web 3.0 的交汇之处(3)

时间:2021-10-15 20:52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去中心化存储基于区块链技术,采用开源的应用程序和算法,把数据切片分散存储在多个独立的网络节点上,主张隐私保护、数据冗余备份等,并且通过对

  去中心化存储基于区块链技术,采用开源的应用程序和算法,把数据切片分散存储在多个独立的网络节点上,主张隐私保护、数据冗余备份等,并且通过对种子节点或文件上传方提供经济激励使数据价值化。其中,经济激励模式使得用户数据得以安全长久地保存正是去中心化存储的点睛之笔。

  当去中心化存储遇上区块链技术,便具有了可扩展性强、安全、效率高、自动容错、可靠性高、成本更低的特性(焦仕可,2020):

  •   可扩展性:存储节点的数量可无限扩展,每个节点的存储容量亦可灵活调整;

  •   安全性:无需了解合作对方或寻求第三方的信任,存储信息拆分成碎片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存储数据的加密不仅局限于用户和软件终端,而且在存储网络的所有环节中、在信息传输过程中通过私有网络访问密钥、零知识证明等方法进行加密处理;

  •   高效率:同一网络上的节点可直接共享文件;

  •   自动容错:由于存储内容已分散到网络中的许多节点上,可在数据传输或存储出错时存储额外的副本;

  •   高可靠性:存储系统内含的验证机制能确保文件被完整真实地存储,且能 7*24 小时供用户随时取用;

  •   低成本:据悉,存储一期《中国有嘻哈》视频文件,按 0.001 美元 /GB 带宽成本计算,则爱奇艺需支付给传统存储商一百万美元,若采用 IPFS 分布式传输则可节省 60% 的带宽成本。

去中心化存储:Web 3.0 与元宇宙的交汇之处去中心化存储与 Web 3.0

  互联网的起源可以追溯至 1989 年万维网的诞生,如果说门户网站开启了 Web 1.0 时代,那么 2003 年博客的兴起标志了 Web 2.0 的开端。从 Web 1.0 到 Web 2.0,从被动的信息接收到自主创造内容与在线交互,互联网用户呼唤更注重用户内容创作、易用性和互操作性的应用体验,Web 3.0 呼之欲出。正如蒂姆·伯纳斯·李所说,「人们一直在问什么是 Web 3.0。我想也许当你在 Web 2.0 上有一个可扩展的矢量图形覆盖层——所有的东西都在荡漾、折叠、看起来模糊不清——并且可以访问一个集成在巨大数据空间中的语义网络时,你就可以访问一个难以置信的数据资源」(Victoria Shannon, 2006)。虽然现在我们还未对 Web 3.0 达成一致的定义,但 Web3.0 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Fabric Venture, 2020):

  •   开放性(Open): 由开放和可访问的开发人员社区构建开源软件,并且链上进行的操作能被所有人查看。

  •   去信任化 (Trustless):网络本身允许参与者在没有可信第三方的情况下公开或私下互动。Web 3.0 通过去中心化的激励机制保证参与者遵守规则,在交易中利用区块链协议的共识机制验证账户的真实性和转账的有效性,达成去中介化的价值转移。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