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互联网的边际递减的财富效应,承载不了年轻人的梦想。因为互联网在2016到2017年,移动互联网的红利结束之后,其实已经好几年没有一个令全行业集体high的点了,所以说也没有产生一个比较强的财富效应。因为任何一种新的技术、新的生态,或者一种新的技术集群的代替革命,它一定是会产生很强的财富效应。 但是这几年,互联网的这种财富效应其实是降低了,当然也有很多的数字巨头不断出现,也实现了小部分人的财富的跃迁。但其实它的影响范围没有那么大,远不像移动互联网那一波,包括上一代传统古典互联网那一波影响那么大。所以说大家苦互联网久已,最起码苦了几年了。 元宇宙跟很多概念,比如说Web3.0,其实它是有一定的重合度的。因为我们现在其实本质上还是处于Web2.0阶段,到Web3.0其实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 现在我们的状态是,绝大部分的信息都可以读写,但是价值仅能实现有限的发送和接收,而且数据并不属于我们。也就是说,我们可以看到信息,但是价值不属于我们。而且我们的数据安全和数据隐私,并不能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向元宇宙迈进,其实跟Web3.0,算是一个齐头并进的关系。 三、元宇宙的目标在我看来,元宇宙的目标是基于多种数字技术形成的系统化的复合的数字世界,这个世界可以实现数据的确权、定价、交易和赋能。某一个互联网巨头的服务器上面,他想把数据删掉,或者说他想任意增加角色,任意创造一些财富,这都是不行的。元宇宙是客观存在的、开源的、动态演化的、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本质上是一个人造的数字平行世界。 大家该怎么理解“平行世界”这个概念?平行世界不能说是一个世界完全依赖于另一个世界。它可以说是从这个世界衍生出来的,但是它终归是要有一定的自己独立的运行价值,否则的话,它就成为另一个世界的附庸。这样的话,其实是不符合平行世界的概念的。所以说产权跟治理是非常重要的。 四、元宇宙的“道”与“术”对于大互联网的路线,我是比较持明确的反对态度的,但也不排斥互联网巨头的加入。互联网巨头可以作为一个比较重要的生态的参与者,但是如果说他要完全基于自己原有的生态去做,或者说他要去搞垄断,这种道路一定是不行的。 元宇宙涉及的技术族群有AR、VR、5G、云计算、IoT、区块链、人工智能等等。刚刚我也说到,各种沉浸感在我看来仅仅是“术”,永续性、开放性和自治性才是“道”。能实现“道”的关键,就在于区块链。我认为,“道”才是元宇宙的灵魂内核。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