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政策的时候最大的错误就是只看它是不是出于好心,而不看它产生了什么结果」 —— Milton Friedman 凯恩斯主义的经济学家常常担心,如果有储蓄的激励,就不会存在投资。这种漏洞百出的理论说,如果人们有激励 「囤积(hoard)」 货币,就不会有人愿意支出货币,因此即使 「必要」 的投资也不会发生。如果没人支出货币、没人愿意做承担风险的投资,那失业率就会抬头!这完全是教室里空想出来的理论;现实与凯恩斯主义者想的正好相反,储蓄有激励的世界,风险也会被承担起来。 不仅如此,投资的质量反而会更高,因为消费和投资都能从没有被扭曲的价格信号中受益,而且在自由市场之下,支出货币的机会成本能得到更清楚的定价。当所有的支出决策,都是在货币在未来的购买力可能上升的预期下考量的,投资就会导向最具有生产力的活动,而日常消费会经过更严格的考虑。 相反,如果投资决策都是在不想持有美元的前提下做出的,结果就是金融化。类似地,当消费偏好被货币贬值的预期影响时,投资也会被导向去迎合这些扭曲的偏好。最终来看,短期的激励会打败长期的激励,已经进圈的人会比新来者更受欢迎,经济体会停滞,一样一样助推金融化、集中化和金融工程而不是生产性投资。这就是原因和结果;有意的行为,产生了意外但可以预测的结果。 让货币贬值,人们就会做傻事,因为干傻事的代价更低。原来人们会储蓄,但现在要去承担多一份风险,因为储蓄会贬值。在这样的世界里,储蓄也被金融化污染。而当人们有了不去储蓄的激励时,很快就没有多少人有储蓄了,你用不着惊讶。经验证据恰恰证明了这一点,无论一个拿了终身教职的经济学教授会不会惊讶,(完全可以预测),因为没有储蓄激励导致的储蓄不足,就是传统金融系统内在脆弱性的主要来源。 固定货币总量的悖论储蓄不足和经济不稳定,都来自底层通货的扭曲的激励,而这正是比特币要解决的原则性问题。消除了货币贬值的可能性之后,被打破的激励措施也会回到相容的状态;只需总量有上限这一条,就足以扭转金融化的趋势。虽然每个比特币都可以划分成 1 亿个单位(就是小数点后 8 位),但比特币的名义数量上限就是 2100 万个。比特币可以切分成越来越小的单位、让越来越多人接受它作为货币本位,但没人能任意增发比特币。 考虑一个所有 2100 万比特币都在流通的极端情况:技术上来看,人们不可能储蓄超过 2100 万比特币,但结果是 100% 所有的比特币都在储蓄中 —— 被那个时候持有比特币的某个人储蓄者。比特币(包括散钱)会在人个人之间、公司和公司之间不断转移,但总供应量是不变的(而且是完全没有弹性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