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橙皮书,作者:李画 李阳约我给预言家周报写一篇文章,不限主题,只要是自己的思考就行。最近关注的东西有些杂,但似乎又有一条隐形的线,也许写这篇文章能够帮助自己理清思绪。 柔性电极是一种比头发丝还细的电极,它与柔软的脑组织相匹配,可以被长久地(这个特性很重要)植入大脑,并贴在神经元上(这个特性很重要)传递清晰的信息。柔性电极及其植入技术使得脑机接口不再是科幻,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在Neuralink的这个实验中,小猪被植入了柔性电极,视频中的声音反应的就是它的鼻子接触到了什么: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UWDLKAF1M) 脑机接口的未来,在科幻的世界里是怎么样的?有两个作品讲了两种极其悲观的未来,分别是关于信息的读出和信息的写入的。 在信息的读出上,是一本叫《量子窃贼》的小说,它是从一个糕点师的大脑私钥被盗导致的意识失窃案开始的故事。如果我们无法对大脑的输出加密,个体是间接被控制的,这也是我认为各种在不暴露数据的情况下实现数据可用性的技术是未来重要课题的原因。 在信息的写入上,是黑镜中《Men Against Fire》那一集,是一个输入设备篡改了真实世界的故事。如果我们滥用大脑的写入,个体是直接被控制的。允许什么程度的信息写入会是一个大大的选择题,我们能否抵御写入的诱惑(巨大的诱惑、滑入其中的诱惑)不得而知。 脑机接口的未来,在现实的世界里是怎么样的?它也许会把人类和人类社会更进一步、甚至全面地从物理世界推入数字世界。因为到那个时候,信息的最重要的、占压倒性优势的载体将是数字,而不是其他任何选项。 关于「信息」的意义,诺伯特·维纳有极富启发性的见解,他认为:“任何有机体都是因为拥有获取、使用、保存和传播信息的手段才得以维系和生存”。以及:“像个体一样,社会系统是一个组织,它通过通信系统结合在一起”。 如果信息的载体是数字的而不是物理的,那么不管是作为个体的人,还是作为组织的人类社会,无疑是生活在数字世界中的。 正在进入数字世界的我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也许是秩序的缺失。人类的历史也是一个秩序建立的历史,我们有物理世界的秩序,但远远还没有建立起数字世界中的新秩序。这其中最敏感的一个主题或许就是自由。在物理世界中,绝大多数个体知晓自由和自由的边界、也有道德和法律来保护自由以及约束自由;但数字世界中,我们更容易看到两个极端。 在一个极端,自由只存在于名义上。齐泽克讲过一个苏联笑话: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