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不是解决加密公司能耗问题的「硬道理」,只是一个加密货币支持者在遇到气候变化问题和比特币能耗问题时给出的「思考框架」。 比特币使用能源是有原因的尽管数字货币在比特币之前就已经存在,但它们遇到了许多技术问题,迫使其不得不保持中心化,从而限制了自身潜力。值得注意的是,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解决了棘手的「双花」问题。简而言之,比特币是第一种真正稀缺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 为了使该区块链保持安全,需要一种「共识算法」来验证交易。实际上,中本聪在设计比特币系统时,其实可以简单地制定多数表决算法。换句话说,每个节点都有一个投票权,如果简单多数(> 50%)的网络参与者确认了交易有效性,那么就可以认定该交易时有效的。但是,这样做也有问题,即:恶意行为者可以创建无限数量的这些节点,从而使「诚实」的节点无法承受。由于创建额外节点无需花费任何成本,因此可以创建假的或「Sybil」身份——这称为 Sybil 攻击。 中本聪的伟大在于——节点运行必须要「花钱」,这样就能让区块链可以抵御 Sybil 攻击。受此想法启发,比特币使用一种称为「工作量证明」(Proof-of-Work)的共识算法。比特币矿工是验证交易的节点,通常必须使用专门的硬件来解决计算数学难题,由于此过程消耗的能源成本不菲,因此就能确保比特币区块链使攻击者难以「压倒」整个网络。 更重要的是,消耗的能源其实并没有被「浪费」,正如媒体有时所描述的那样。一旦了解了为什么选择工作量证明的基本原理,就很清楚,比特币的能源消耗是一种功能(feature),而不是一种系统设计错误。 虽然比特币、莱特币、门罗币和其他加密货币都使用工作量证明,但不少加密货币已经开始部署新的、能耗较低的共识算法。举个例子,以太坊目前正在过渡到权益证明(PoS)共识算法,这是一种不需要过多能耗的交易验证方式。因此,现在针对加密货币能源的辩论,其实比许多人想象的要狭隘得多。目前对加密货币能耗的批评并不是一个广泛反对加密货币或去中心化的论点,因为有时这些批评是有框架的,坦率地说,这实际上是对一种特定共识机制的批评,该共识就是:工作量证明。 量化比特币排放量量化比特币的能源使用量其实并不难:您可以直接查看公开可用的哈希功率、网络难度和采矿设备效率统计信息,就可以计算出相关指标数据。 但是,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事物,尽管它们有时是相关的,但碳排放本质上是由所用能源的类型而不是数量决定的。由于我们缺少有关比特币矿工的相关信息(例如矿工使用的硬件及其能耗),因此,要对碳排放做出可靠的计算非常困难。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