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在运营上的主要变量因素是什么?这种因素是否容易量化和衡量? 目前项目的运营水平在同TVL项目中属于较差水准,需要继续寻找人才来强化运营推广。 项目的管理和治理方式是什么?DAO水平如何? 项目刚刚发布治理代币INST,将治理改为DAO,目前尚未实际进行治理,无法衡量DAO水平。 ▌2.估值评估InstaDApp的DSL虽然愿景很好,并且也能够有效的和现有产品结合,但目前仍然处于概念落地阶段,还并没有成规模的应用上线,我们无法对这块业务进行估值。 对于作为DeFi入口的InstaDApp,由于业务形态最为相似的DefiSaver、Zapper、Zerion都尚未发币/上市,虽然并且Zapper、Zerion也都获得了一些顶级机构的投资,但是坦率的讲,这类产品目前都还没找到一个良好的价值捕获模型,我们认为,DeFi聚合层的爆发尚有待时日。因此目前,我们也无法准确评估InstaDApp作为流量入口的估值。 因此,我们将InstaDApp作为机枪池来进行横向估值评估。 在选择具体评估维度时,由于绝大部分机枪池项目并没有统一的口径定期披露协议的总收入(包括InstaDApp),所以我们只能非常粗略的比较他们的TVL,我们选取defillama上yield分类下TVL前5名(Wault产品也包括swap所以我们不算做同类产品)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截止时间6月25日9时—— 对上述项目代币的经济模型做简单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YFI、$ALPACA、$ALCX、$BELT与$INST一样,都是纯粹的治理代币并不捕获协议收入,只有$CVX则可以捕获Convex的部分协议收入。而且相当部分代币的流通率都还较小,针对流通市值的比较意义不大。因此我们选取全流通市值/TVL,作为横向估值评估的观测点—— 可以看出,在与机枪池类项目的横向估值比对中,$INST估值处在合理区间。 ▌3.估值评估定性的来看,InstaDApp的DSL(DeFi智能层)架构在DeFi中具有独创性,其意在成为用户和DApp之间的单独一层,未来值得期待。但是如何将这么宏大的愿景逐步落地,考验团队的执行力以及运营推广能力。 DeFi聚合层的价值主张仍然需要等待DeFi生态的进一步爆发,InstaDApp在聚合层有一定先发优势,并且DSL的发展有助于提高InstaDApp作为聚合层的价值,有望真正获得规模效应。 我们评估了仅作为机枪池治理代币的$INST,通过横向评估机枪池项目的FDV/TVL,我们认为,$INST代币估值处在合理区间。 第五节 参考资料—— https://coinmarketcap.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