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能三角 此前Connext 联合创始人,Arjun Bhuptani,在《The Interoperability Trilemma》提到过,与扩容性不可能三角类似,在以太坊生态系统中也存在一个互操作性不可能三角。互操作协议只能拥有以下三种特性中的两种: 1)无需信任:拥有与底层域相同的安全性; 2)可扩展性:任何域都可以支持; 3)信息通用性:能够处理任意的跨域数据。 上述我们也在1.4.2章节简单阐述了不同跨链桥之间的权衡,目前我们无法找到最优解,来获得所有三个互操作性属性的理想结果。不过另一方面,或许我们可以采用与以太坊解决扩容性不可能三角问题相同的方法,来解决互操作性不可能三角问题。 以太坊 L1 以可扩容性为代价,优化了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这背后的基本原理是,这些属性可能对区块链的寿命和实用性最重要。而对于跨链桥来说,如果要达成用户无缝、安全的资产转移,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跨链桥的速度够快、有足够的流动性不会限额、支持多链之间资产一键式的互通、免去用户需要预留每条链Gas Fee资产的障碍、足够安全等等一系列体验感上的优化。 对于目前赛道早期来说,制胜法似乎是在尽可能多的主流链上积累尽可能多的流动性。相比之下,桥是否具有技术上最合理的设计显得次要,因为多数外行用户不太关心底层架构,而只是简单地快速、廉价地转移他们的资产。 以用户为导向的产品,天然具有市场竞争力,就好比外部验证模式的跨链桥,虽然都需要信任,大部分也存在着有资金效率低的缺点,短期内无法解决不可能三角。但可以通过不断地优化,尽可能降低其缺陷可能带来的潜在风险。比如:采用门限签名的方式,共同管理资产来分散私钥的风险;采用PoS的机制,利用通胀、代币分发的机制,激励更多的节点参与到网络中,实现去中心化/弱中心化;外部验证模式下质押资产的利用,或者是降低超额抵押比例等等。 而对于我们目前来说,是该投注于好用但是设计上存在一定缺陷的跨链桥,还是在设计上尽可能的追求完美但早期易用性可能不是那么好的跨链桥,是值得思考的。 安全性 虽然上述我们弱化了不可能三角之间的关系,但目前乃至未来于跨链桥而言,最突出的问题是安全性。 今年伴随着跨链桥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了黑客重点关照的重灾区,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随着赛道的高速发展,其承载的资金量也在快速膨胀; 2)赛道仍处于新兴阶段,各项细节仍待优化; 3)跨链相关协议往往涉及到多条链和多个合约之间的交互,流程上相对复杂,风险点较多。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