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能打破利率规律的只有科技进步和政治,但利率规律不会消失,只是被延期。 接下来,我们将用利率来回顾过去十年中国的情况。 中国近 10 年的利率回顾 08 年之前,市场更关注 CPI 对利率的影响,即消费端的通胀。
CPI 的重要构成是猪肉价格。当时猪肉产业以散养为主,呈现出追涨杀跌态势: 经济变好,需求增加,猪价上升,农民一边增加猪肉生产一边又压栏不让猪出来,进一步推高价格,推高 CPI; 然后央行加息,压低需求,同时猪肉高价也减少了市场的需求; 需求下降,猪价一路下跌,农民又开始拼命让猪出栏,以尽可能的减少损失,但猪肉的供应增加,进一步导致价格下跌,使得 CPI 下跌。 等央行降息后,需求回暖,又会开启一次新的循环。
这个阶段,CPI 很好反映了市场需求冷暖,后来因为养猪逐渐规模化、专业化,以及经济形势变化,需要央行的政策配合国内新的增长模式,CPI 不再成为利率变动方向的先行指标。 08 年之前的中国还有个特点,即各地差异被逐渐拉大。沿海受益于加入 WTO 后的外资外贸红利,发展迅猛;北方部分能源城市和政治中心也享受了增长红利;剩下的区域则发展缓慢,经济活动简单,大家还是主要希望生活过的好,这也验证了肉价是当时内地的基本矛盾。 08 年金融危机后,海外订单和需求骤降,部分外资回家救火。中国需要改变单纯的「中国生产+世界消费」模式,财政和货币政策开始一起发力,更加服务于自身的经济增长,即「四万亿」政策,一方面是通过基建需求带动过去未享受经济增长的地方,让他们尽快融入到全国市场,另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基建需求和未来国内的新增需求,降低利率,支援摇摇欲坠的和过剩的工业企业,渡过难关,协助转型。
这个阶段,市场对利率的影响因素判断,从过去单一的 CPI,扩展成了名义 GDP,名义 GDP 为经济增长+通胀,此阶段工业增长占了经济增长大头,工业品通胀,即 PPI,占了通胀的大头,因此也可以说,这个阶段市场认为工业增速+PPI,影响了利率。 到了 2013 年,情况发生变化,一边是工业品价格、工业增速、名义 GDP 增速下跌,另一边是利率却往上,贷款需求在上升,出现了背离。
这个现象,后来 2017 年也出现过一次。在苗头刚出现时,有两种观点: 一方认为利率维持不了高位,很快会跟随经济增速的下跌而补跌; 另一方认为,资金的反应快于实业的价格信号,增加的贷款将促进实体投产,未来经济将反弹,进入过热。 结果便是,2013 年利率仍然持续上涨。中国甚至出现两次「钱荒」,即各部门都在借钱,而经济增速没有明显好转,新增贷款并没有投产。直到 2014 年,利率和经济增速才下跌。 因此,这两方观点都有瑕疵。回过头看,2013 年实体的确产生了大量贷款需求,但这些贷款主要拿去还债,补充现金,等把债务处理完了,因为经济不景气,也就没有新的贷款需求,利率开始走低。 从根源上说,08-12 年的经济过于依赖基建和地产,这类产业对资金高度敏感,又属于一次性买卖,周期性很强,使得上游资金和下游需求错配。市场从此放弃关注名义 GDP 对利率的影响,转而关注贷款需求、社会融资对利率的影响。 所以无论是早期关注 CPI,还是 PPI+工业增速,如今都不如关注贷款需求、社会融资。在国内投资为经济驱动力的背景下,信用的宽紧,即企业主动贷款的意愿成为了经济的晴雨表,也主导了利率变化。但当企业不再主动贷款,开始节衣缩食、关停转并,央行也会因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而提前降息,即宽货币,缓解这一过程,或者希望企业继续扩张。 (责任编辑:ad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