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DeFi 代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分为两类:「生产性代币」和「非生产性代币」。 非生产性 DeFi 代币是指那些典型的、“无价值的治理代币”,诸如 UNI 和 COMP 都是典型的例子。尽管这类代币自推出以来这些 DeFi 协议已经产生了数亿美元的收益,但这类代币仅代表了参与协议治理的权力,而没有捕获协议收益的权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了像 SUSHI 和 AAVE 这样的生产性 DeFi 代币的出现。这类代币是加密资本资产的圣杯,它们不仅代表了协议治理权,同时还代表了捕获协议收益的权力。与非生产性 DeFi 代币不同的是,生产性 DeFi 代币允许持币者通过质押 (stake) 来捕获协议交易费 (以及某些情况下还包括代币增发奖励) 的被动收入。 比如 Aave,持币者可以将 AAVE 质押进该协议的「Safety Module」(安全模块,这是一个基于智能合约的安全组件) 之中,这些被质押进来的资金将充当 Aave 协议中最后的抵押品。作为回报,质押者将获取新发行的 AAVE 代币奖励和协议交易费奖励。 类似地,SUSHI 持有者也可以选择将他们的币进行质押,质押之后用户将收到 xSUSHI,这能够为用户捕获约 16.6% 的 Sushiswap 平台上产生的交易费。 从直觉上来看,我们会认为生产性 DeFi 资产具有优势,认为它们永远是投资者更好的选择。但事实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归根结底,投资中最重要的是代币的市场表现。 与传统金融一样,最重要的可能不是 DeFi 代币是否拥有产生现金流的权力。相反,推动 DeFi 代币估值的是潜在基本面的增长,如协议的交易量、收入、用户量等等。 本文使用一些定量 (和定性) 证据来探讨生产性 DeFi 代币的设计是否优于非生产性 DeFi 代币。为此,我们将使用两组类似的 DeFi 协议。每组协议中,有一个协议有着生产性 DeFi 资产,另一个协议有着非生产性 DeFi 资产。 这两组 DeFi 协议分别是:1) Uniswap 和 Sushiswap;2) Compound 和 Aave。 01. Uniswap 和 Sushiswap 显然,理解像 SUSHI 和 UNI 这样的 DEX (去中心化交易所) 代币的一个关键指标是协议的交易量,这是一个 DEX 的用户采用度和是否成功的基本指标。更高的交易量意味着协议产生了更多的收入,这能够推动这些 DeFi 代币的价值。 比较而言,交易量的增长更偏向于 Uniswap。根据 Token Terminal 的数据,Uniswap 在 2021 年初的日均交易量为 7.33 亿美元;而随着今年 5 月份 Uniswap V3 的上线,该平台的日均交易量已经增长至 14 亿美元,今年迄今翻了一番。相比之下,Sushiswap 在今年年初的日均交易量为 4 亿美元,到最近增长到了 5.6 亿美元,在过去 6 个月里小幅增长了 42%,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