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三亚国际交易中心获省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的积分交易业务将赋予各类合法合规企业发行的积分“互换”和“交易”二大新功能,盘活海量消费积分,促进商户获取新客户及二次消费,并全方位挖掘积分的资产、大数据、信用、商业生态。广大消费者可以通过积分交易服务系统将闲置的积分售出、购入或交换自己想要的积分,实现价值最大化。 今年1月5日消息,近日,火链科技推出的区块链积分平台成功入驻华为云商城。火链科技区块链积分平台是基于Fabric联盟链的BaaS积分服务,在链上发行通用积分,并与平台商家的积分进行兑换。 该平台还融合了数据营销、一物一码、线上推广等技术,可以为快消品企业客户提供“全生产全流程溯源平台”、“区块链通证营销管理平台”、“区块链智能交易与数据存证平台”等服务,通过技术手段自建生态联盟,与合作伙伴实现共赢。 存在诸多现实挑战 “总体来看,目前行业在做消费积分上链的企业都还在发展早期,以探索研究为主,真正形成实际性业务的公司占比不是非常高,因为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仍然存在一些现实挑战。”于佳宁向《链新》表示。 现阶段,区块链整体还没有进入到大规模落地应用的阶段,企业在进行探索和投入的过程中均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消费积分上链项目同样如此,还需要加快构建基础设施、塑造用户认知、培养使用习惯,推出更多的示范项目和案例,让链上积分更有吸引力。 此外,区块链技术底层架构中一直存在“不可能三角”的说法,也就是系统无法同时提升可扩展性、分布式(可信性)、安全。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尽量做到在系统保持较高可信性的情况下,有效提升系统性能。 “如果简单在技术上加上区块链,而没有相应在业务上的创新,那么给传统积分平台就没能带来实际的价值,因此存量积分系统用区块链的动力不足。即使是在增量系统做区块链积分,很多情况因为积分流通的场景比较局限,不能形成规模,不能实现多方导流,这样也很难做出模式。”邹均向《链新》表示。 邹均认为,积分的本质是一种名义上的负债,发行积分方对积分的消费其实存在矛盾心理,一方面既希望积分带来客户的二次消费,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客户大量使用积分从而使得公司实际盈利受损,因此对提供透明、可信的积分系统的动力也不足。 不容忽略的是,消费积分原本就是中心化企业推出的一个用来回馈挽留客户的工具,区块链使得积分不可篡改、公开透明以及跨行业流通,一定程度上违背了中心化企业发行积分的初衷,导致“区块链+消费积分”应用落地难有突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