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过程中,关于「减少链上无效事务可以提高链扩展性」的论述甚至让我怀疑整个账户抽象的动机。在现有的模型下,套利者追求套利机会,但由于策略公开,可能导致不同的套利者竞争,抬高网络费率并引入大量失败的套利事务。然而,套利者更明白这个道理,因此也会评估套利失败的后果,否则就要付出手续费的代价,恰恰是这个成本让系统处在动态博弈中。如果竞争套利的行为不需要付出成本,那么尽管不会出现无效的链上事务,但整个系统却会容纳更多的套利行为,让节点承受更多的无法收费的计算任务,何谈增加系统的可扩展性? 结论:不是改进,更像是为了链上「干净」的一种固执。 综上所述,这些声称的改进大多只是对现有实现的「优化」,且缺少足够的验证,部分「优化」甚至经不起推敲。 总结本文总结了以太坊「账户抽象」的背景,「账户抽象」主要为了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无需 Ether 发送事务,二是实现自定义的验证逻辑和算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以太坊历史上提出了多个提案,本文分析了这些提案的企图和最终未采纳的原因。本文的重点是针对 EIP-2938 这个最新的关于账户抽象的分析,讨论了其「收获」和「代价」。「账户抽象」可以将一些现阶段需要引入「信任」才能实现的功能变得更加可靠,例如为混币器提供更好的隐私,或是使用例如稳定币在内的资产支付手续费,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技术架构的大改动,其安全性也需要更完备的验证。引用阿剑的一段话「而如果某些技术,既没有增加人们可选的东西,又牺牲了人们实际上选择了的东西,那就没有理由对这些技术怀有信心。」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