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我们来说,整个交易是非常简洁,或者我们上面的交易指令是非常简洁的,一共就两种指令,验证起来非常快,挑战期不需要那么长。当然无论如何肯定会有一个挑战期,这个挑战期大概在小时级别,比如一小时,或两小时。在这种小时级别的挑战期,在 StarkWare 上面会好处呢?比如说在 StarkWare 上,大家去聚合,聚合的时候再生成这个资金分配需求后,这个资金分配需求就可以立即执行,不需要去等挑战期了。 但是,再次说明这个东西还是人多了才重要,就是说当人少的时候无论如何也要在链上等一段时间,比起挑战期来说,在链上等公共汽车来上车的这段时间,或者等足够聚合体量的这段时间,其实比起所谓的挑战期来说,并不会短太多。 我们总体觉得,ZK 这套技术在人特别多的时候特别好用,但是 Optimistic Rollup 是人少的时候特别好用,它当然比 Layer1 还要便宜很多,但是你说是不是 ZK 会更好?我们觉得应该肯定会更好的。对于 StarkWare 来说,好处就是它不像 EVM 那么复杂。 潘致雄:关于 Layer2.Finance 从产品的定位角度是怎么考虑的?不同产品有不同的用户画像,我觉得现在的以太坊 Layer1 上的这些产品都是偏鲸鱼用户来用的,Layer2.Finance 的用户画像我相信跟他们不太一样,它适用的场景可能也非常不一样,是不是有一些场景相对于其他 Layer2,或者相对于 Layer1 来说,Layer2.Finance 更适合一些? 董沫:我们对于整个产品的用户画像和产品的市场匹配,是用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的,我们整体来说是三步走的节奏。 第一步,是承载需求的溢出。我们之前做过用户调查,所有听说过 DeFi 的人里面,只有 20% 的人真的用过。这个比例是很令我们激动的,说明有大量的用户需求没有被发掘出来,这还是包括了像 BSC,HECO 等等这些东西。 我们继续问你为什么不用?两个原因,一、太复杂;二、太贵。就是这两个原因。「我用了 DeFi,我不知道这东西靠不靠谱,我也不知道这个东西的原理是什么,也不知道钱往哪儿放。」像 Curve 这种很稳定的「百年老店」,用起来却较为麻烦,得弄明白放一个 token 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多少滑点,质押完 token 之后还要把 LP 质押到别的地方,那么多池子,每个池子是什么意思,有什么样的风险,用户一无所知。在这种情况下,易用性很重要。 第二点,好不容易弄清楚玩法,一但接触发现手续费高昂。其实 Celer 首先要去承载这一部分的需求,Layer2.Finance 从技术上来讲是用 Rollup 去扩容降低成本,但是在降低成本扩容的这个过程当中,带来了一个副作用,或者是副好处,产品本身是一个非常易用的用户界面,我们做到了像 Insta Dapp 这样的聚合器没法去做的事情,即正反馈的增强用户留存。当用户一开始作为小白用户来到 Layer2.Finance,他看到这里面一共只有四个按键,有两个键是进出 Layer2.Finance,剩下两个键是取钱到协议和把钱提出来,一共有四个按键,还有 APY 显示没有复杂的东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