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它并不是一个长期解决方案,它目前只是用于解决燃眉之急,因为以太坊的扩容跟不上目前各种项目的开发速度,我们希望以太坊能尽快找到更好的扩容方案,也许是以太坊 2,也许是 Rollup,目前还不知道具体答案,不过一旦这种扩容方案上线,Swarm 就能迅速适应其中。 xDai 是实现了完全桥接的侧链,意味着 BZZ 可以从主网和侧链之间安全地来回转换,虽然它不是扩容的终极解决方案,但就目前而言它足以完成其使命。 Swarm 的存储和奖励机制官方解答:对于每个 Bee 节点来说「储备(reserve)」的大小是固定的,而「缓存(cache)」的大小则可以调节,它的大小也和整个 Swarm 网络的数据容量相关,当缓存达到一定大小以后,并不意味着缓存越大就能得到越多的奖励,因此也可以说,从收益的角度讲,在一个节点上布置特别大的容量并不具有什么优势。 此外 Swarm 中还有一个名为「钉住(pinning)」的功能,它可以将特定数据钉在用户的本地节点上,这些被钉住的数据会成为用户存储的一部分,无法被 Swarm 网络删除。如果这些被钉住的内容不在「储备(reserve)」之内,则需要额外的存储空间去储存它们,换言之,如果用户想要钉住邮戳(postage stamp)过期的内容,就需要为它们准备额外的存储空间,负责专门存储这些邮戳过期的内容。 总的来讲,「储备(reserve)」是维持 Swarm 网络的必要组成部分,而「缓存(cache)」则是为加快数据传输及减少支出费用而存在,因此即便没有节点进行「缓存(cache)」,只要「储备(reserve)」还存在,Swarm 网络便可成立。 无挖矿的覆盖网络Q:什么是无挖矿的覆盖网络(non-minable overlay)?它是如何运作的? 官方解答:Swarm 的节点随机选择它们的覆盖地址(overlay address)——定义用户所存储块的地址,我们总是假定覆盖地址均匀分布在 Swarm 网络中,不过实际上,由于此前覆盖地址完全取决于用户的以太坊地址,用户在所谓的「挖矿(mining)」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尝试后其覆盖地址就会落在某个「邻域(neighborhoood)」中,这就有可能导致一些不良情况的发生,比如某区域的网络比另一区域的网络拥有更高的容量,又比如一些用户只在某一特定「邻域」进行反复挖矿,导致该「邻域」从网络中被完全孤立,因此我们才采用了无挖矿的覆盖网络(non-minable overlay)。为了实现这种覆盖网络,我们加入了另一种要素,以定义一个用户的覆盖地址,如果用户想要选择「邻域」,就需要在 Dai 侧链上进行交易,即需要花费真金白银。这种机制下,节点运营者依然可以选择「邻域」,但是必须付费。事实上,除了覆盖地址有所不同以外,大部分节点运营者不会感受到什么改变,这个更多的是一小部分内部机制的改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