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依靠单一密钥对进行身份识别的局限性已经被充分理解,这导致了基于智能合约的身份验证和特定于网络的身份标准的尝试。uPort 率先采用了一些方法,例如 2016 年基于以太坊智能合约的身份认证,2017 年的社会性恢复,以及 2018 年的 EIP 1056 (Joel Thorstensson,Pelle Braendgaard)。Fabian Vogelsteller 编写了多个版本的 ERC-725,还有许多其他版本试图为以太坊或其他区块链网络构建多密钥身份模型。 使用链上的、特定于网络的标识符作为标识的问题:
虽然在使用密钥方面有所改进,但为单一网络构建的身份标准(依赖于单一的某条区块链,如以太坊),这将把我们局限在在新的孤岛中,并提供比 Web2 更差的用户体验。 我们正在迈向多链并存的未来,Filecoin、Arweave、Flow、Near、Celo 和 Solana 等网络都已上线,并补充了建立在以太坊之外的价值。一个更好的系统需要将标识符(或身份)与任何特定网络分开,以便能够与跨网络的密钥一起使用。 原文链接 5. REN 创下新高,是什么推动了它的反弹?来自数据分析平台 Santiment 关于 REN 的一篇数据报告。在最初,REN 被视为促进加密资产暗池交易的一个解决方案,但该项目的重点最终转向了区块链的互操作性。REN 现在称自己为“一个开放协议,可以在任何区块链间实现无需许可、具备隐私性的价值转移。 成为节点需要 10 万 REN,自主网发布以来,共有 638 笔 10 万 REN 的转账进入了 Darknode 注册地址,其中大部分活动集中在主网发布后的前五天。 这篇报告分析了转账到 Darknode 注册地址的代币数量、历史余额、代币持有时长、每日活跃地址等。 原文链接 本期真本聪手记到此结束,下次再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