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说这个版本的交易所其实我们是亏的,但考虑到它在上线之初积累了足够的热度,我们决定集中开发的力量,对她进行改进。 我们在合约中加入了白名单机制,让运营人员审核,彻底杜绝了「假币」误导的情况;同时还在合约里加入了撮合引擎,因为 EOS 集成了 boost 的 multi_index map,可以在多关键字的情况下灵活的进行二分查找,优化了时间复杂度,于是我们能够在体验上做到和其他的半中心化交易所相当的性能。为了给用户更好的交互体验,我们也重新设计了 UI/UX,而最早版本的交易所,则作为一个「保护模式」下的彩蛋,被我们保留了下来,因为它不需要管理员编辑白名单,更加 Serverless,更符合我们心中对于 Public Good 的定义。 当然后来,就是币价凉凉,我们在死线上挣扎的故事了。同期的很多 EOS 上的半中心化交易所,也都开始谋求转型。我们的代码,就这样一直静静地躺在 Github 里,直到前几天有个国外社区的 EOS 开发者跑来询问我们交易所的情况,以及请教如何 Setup 和让我们解答一些对合约的疑问;这件事让我兴奋不已,我其实期待着有朝一日能让她焕然新生。 目前粉丝币的设计,主要源自我们对交易所项目的反思,现在让我回过头来看那个去中心化交易所的协议,她的设计上还是有一些幼稚的,其中最大的缺陷就是在于 Bancor 的流动性协议事实上和挂单系统是不太能够兼容的,另一个问题就是之前设计的交易机制还是过于复杂。 而几乎与我们的产品同期,我注意到以太坊上也上线了一家去中心化交易所,这家去中心化交易所的机制来自于 Vitalik 三年前在 reddit 上的一个 proposal —— 《我们能否用构建预测市场的方法,来构建一家去中心化交易所?》 这家交易所就是 Uniswap。如果现在让我重新设计的话,我肯定会选 Uniswap。 关于去中心化交易所,除了上面提到的自动做市形,还有订单薄形,两种形态也各有优劣,这方面我也不是专家,详请可以参考我们上次在大阪 Devcon 期间举办的 DeFi.WTF 嘉宾的分享,2.2 Tom Schmidt @0x - Evolution of Exchange Architecture of DEXes。 当然,除了上面提到的协议层面的缺陷,我觉得更大的问题是这个细分市场的用户现在实在太少了。 本来编程相关的协作,就是广义协作里面的一种近乎最高级的形态,是需要专业知识和大量沟通,因而评价系统也难以自动进行。再然后,开发 Dapp 的程序员现在更是少之又少,在某一条具体公链上开发的 Dapp 程序员则更少,而其中懂得正确的 Dapp 设计模式的程序员又更少,所以现在回想起来,搞不好我只是设计了一个给自己用的产品 Orz。 Building for crypto influencers. This is another common trap for crypto startups. In most industries, if you build a product that influencers will love, millions of other customers will follow. But crypto is a weird space — the preferences of crypto influencers are very unrepresentative of crypto customers. 给 Crypto 领域有影响力的人做产品。这也是很多 Crypto 领域的创业公司容易陷入的误区之一。在大多数行业,当你构建了一个这个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人都会喜爱的产品时,通常也意味着将会有数以百万计的其他用户会蜂拥而至。但是 Crypto 是一个很奇怪的领域 —— 这个行业中,有影响力的人的喜好,完全无法代表其他用户。 —— Haseeb Qureshi, Dragonfly Research, So you want to build a crypto startup? 以太坊之外,区块链之外,还有更大的世界。 X-Order: 能详细介绍一下「粉丝币」的设计么? 小岛: 流动性协议 比较 Bancor 和 Uniswap,Uniswap 的胜出早已形成公论,原因很多。首先 Uniswap 不会被 Bancor 代币寻租(之前 Bancor 的运营人员有联络到我们希望帮我们的 EOS 代币上 Bancor 交易所,当然代价是 5000 usdt ),然后更致命的原因 Bancor 的流动性是死的,而 Uniswap 协议的流动性足够灵活,可以随著市场的变化,动态调整。 最后 Bancor 协议的前提 —— 假设 cw 是定值,看起来也很没道理。而所有这些原因,导致的结果就会是 Bancor 锚定的代币,缺少脱钩的机制。关于这个论点,我之前在 Dapp Review 投稿的文章有说明: 重新审视 Bancor 演算法,为什么 cw 是失效的设计 。 我还记得在刚打开 Uniswap 核心不到 200 行的 Vyper 合约的时候,就立刻被她的优美所吸引了,Uniswap 的协议是极简主义的,真正做到了菲利普·斯塔克所定义的 Less is more。 简单说来,和我们之前所选用的 Bancor 协议相比,首先 Uniswap 协议的 Bounding Curve 与 cw 无关,是一个反比例函数,也没有 BNT 在系统里进行寻租,而更核心的机制就是 Uniswap 的流动性是动态的,是由用户进行提供的。 而这个特性就完美契合了我对 AMMs (Automated Market Makers) 形去中心化交易所的要求 —— 她应该是灵巧的,慷慨的,能够随着通证本身的成长而成长的,她的流动性是可以转移到外部的,并与外部的环境和谐相处的 —— 而这些设计的目的,就是希望随着通证的成长,最终能够离储备金系统的摇篮,实现脱钩。 关于脱钩实验,可以参见代观公众号里的那篇创世文章 —— 《庞氏结构与拓展秩序》。 为什么选择以太坊私链 这个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回答,首先为什么选择回归以太坊。 (责任编辑:ad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