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比特币 > 比特币资讯

DeFi+智能合约:区块链第三浪潮如何影响金融(4)

时间:2021-02-25 17:5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在区块链世界中,李嘉图合约最早和EOS(商用分布式设计区块链操作系统)关联在一起。EOS宪法草案中第7条规定,EOS区块链上的所有智能合约必须包含李嘉图

在区块链世界中,李嘉图合约最早和EOS(商用分布式设计区块链操作系统)关联在一起。EOS宪法草案中第7条规定,EOS区块链上的所有智能合约必须包含李嘉图规则,其原因在于区块链上的普通智能合约均存在涉及交易双方意图时仅靠代码本身无法有效处理的缺陷。而李嘉图合约则能明确智能合约的意图,将代码从虚拟空间“拉回”现实世界。

尽管李嘉图合约是为发行金融工具而发明的,但事实上它的适用范畴远远超越金融领域。李嘉图合约描述的对象是资产,而资产可简单定义为“可交割的有价物质”。从这一定义出发,前文中所提到的工程建设等领域的合同均可以李嘉图合约来描述。当然其前提是将常用合同经过分解、形成制式、构建具有法效性的模块,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完整的李嘉图合约。

从技术的角度言,除金融工具外,李嘉图合约的实际应用还非常稀有。而且,相比金融工具,商业合同的前置和预设履约条件要复杂得多,对“意外”的处置也要复杂得多。因此,未来还需要按照行业、产品类别、抽象流程,形成一系列的要件库作为构建李嘉图智能合约的基石,并采取类似“搭乐高”的方式,实现智能合约创建的可视化。

从逻辑上看,依据上述方法开发李嘉图合约,因为其一是基于现实世界的合同,其二是具有人和机器皆可读的特性,因此可能成为智能合约摆脱目前窘境的突破点。李嘉图合约从法律观点出发,使用法律术语,可以在智能合约中嵌入法律及合同条款。通过李嘉图合约,有望解决当前智能合约在现实世界中的法律效力问题,从而建立数字经济在网络及物理空间均合乎规制的法律关系。

脱虚向实的枢纽:开放金融

有意思的是,除了“去中心化金融”或者“分布式金融”,DeFi在中文世界的另一个译名即是“开放金融”,这也因应了后金融科技时代行业发展的大势。与开放银行不同,开放金融的着眼点是建立一个全新的金融生态。如果说,前者还是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为主体,后者的愿景则是创建一个任何人只要有网络连接就可以访问的金融系统,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金融的普惠性。

在英语国家,开放金融和DeFi很多时候虽非一词,但也经常性地互换使用。事实上,Dharma联合创始人布兰登•福斯特在2018年最早提出DeFi概念时,开放理念和产品形态就深刻蕴含于其认为DeFi所必须符合的四个要件(去中心化、金融产业、代码开源与开发者平台)之中。

从实践视角观察,传统金融机构以及作为其挑战者的平台企业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以下的缺陷,如歧视性金融服务、缺乏透明度、手续费高昂以及风险转嫁行为(如抽贷)。社会舆论甚至认为,各类金融企业更多的是锦上添花,少有雪中送炭的温馨,多是釜底抽薪的冷酷,这其实与金融服务的初心相距甚远,也与和谐发展理念不符。进入到21世纪,普惠金融越来越成为社会共识,然而各类金融企业的运营机制和普惠金融的发展目标客观上却也存在鸿沟。这种差距既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加以纾解,也需要外部力量的“减熵”操作。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