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概念诞生时,它在信任增强、价值传递等方面的巨大作用被寄予了厚望,被认为是下一个划时代的技术,但长期以来,区块链技术的落地仅是朝着两方面发展:沿着比特币和以太坊等数字货币,在公链的底层技术层面发力;与通证经济、社群组织相结合,构成信息加密的生态,区块链在产业方面的结合整体而言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
国际权威调研机构Gartner在2019最新的区块链业务发展规律周期预测表中,将区块链领域不同业务按照创新驱动期、期望膨胀期、低谷期、复苏期、成熟期五个发展阶段划分,并认为低谷期之后,加密数字货币项目开始与应用类项目分离,但当下区块链业务的落地尚不成熟。一门新兴技术能否具备实际的价值支撑,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包括技术迭代、落地门槛、人才基础等,这时候国产的链平台诸如百度超级链等,正在逐渐推动产业应用的落地。
技术应用门槛高 用户选型成难题
近期,在国家政策放风的引导下,"新基建"的概念大为火热,业内人士认为,新基建的本质是为"数字经济"奠基,而区块链会成为众多新基建当中不可或缺的基础耦合技术,降低信息审核成本,提升数据流通效率,让数据在新基建之间更加高效传输。
但要实现这一目标,技术的要进行对应的升级迭代,举例来说,新基建会产生海量的数据,这就要求区块链网络需要具备更加优越的网络性能和更强大的安全性,来对此进行承接。同时出于国际大环境和国内数据安全的前提,国家也开始重视技术上的"自主可控"。这让各家企业、开发者在技术选型上犯了难。据他们反映,国内大部分号称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平台都未开源,难以检验其中的"成色",像百度超级链这样的同时具备单链8.7W TPS、8W节点网络规模,还能有200多项核心技术专利的开源链平台可以说少之又少。
技术上的痛点还体现在准入门槛上,区块链存在大量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技术特点,对应不同的场景需求,如何进行选型、部署、操作是区块链应用落地最大的拦路虎。目前,城市级别的区块链应用依然由政府主导,例如2017年上线区块链资金管理平台的雄安新区、启动"政府上链"工程的福建省、北京市互联网法院"天平链"等,都是比较知名的例子,但对大部分需求方而言,应用区块链的门槛依然较高。
这时候,具备自主可控、技术领先、便捷易用区块链开源平台及技术,以及颇具规模的生态规模的百度超级链,可能更容易获得政府和国内企业开发者的青睐。
产业应用落地缓慢 产品矩阵或成新解
国内区块链落地长期以来进展缓慢,业内人士认为,很多人都忽略了区块链技术与具体产业的结合,没有用区块链技术进行产业系统和业务流程的组织再造。此外,大部分产业并不具备部署区块链应用的技术基础,让企业自行研究和部署产业区块链应用,无疑是不切实际的,第三方区块链厂商也很难让落地应用变得更加简单易行。
面临该痛点,很多云厂商和区块链公司都推出了 BaaS 服务,将云计算与区块链结合起来,采用容器、微服务以及可伸缩的分布式云存储技术等创新方案,往往也提供多种不同底层链的技术选项,有助于简化区块链的开发、部署及运维,降低区块链应用门槛,提高应用灵活性。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百度区块链近日公布的最新产品矩阵,包括"超级链专业版"、"开放网络"和"行业解决方案",分别针对不同的产业痛点来提供服务。例如超级链专业版可以让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不同的部署方案:如果企业追求的是灵活、低成本的部署模式,可选择云端版本;如果企业想要在本地进行个性化的服务定制,可选择专有化版本;如果企业想要实现免安装部署和安全隐私加密的要求,软硬一体机也可以实现。而开放网络则偏重于提升区块链的网络公信力,并以"傻瓜式"的操作可以降低开发者、中小企业的使用门槛;行业解决方案则是面向各行业的细分业务场景,提供API一站式输出的解决方案,简化了企业和开发者的操作步骤。
可以看到,企业开发者要做的并非"选择技术去进行部署应用",而是"购买服务去实现应用",实现区块链业务的难度大大降低,他们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业务的运维上。"即得即用"这一思维下诞生的各类产品,已经成为业界的主流共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天网查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