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来说创作者、团体留下来取决于足够的收益(金钱、名声、新鲜感等在这里我都称之为收益)。因此相当一段时间必须维持 NFT 的收益需要始终高于非 NFT。 在游戏领域,为了担保游戏资产不被开发、运营滥用,形成可信赖的虚拟物品保值,必然产生独立于开发、运营的第三方自治团体、平台对游戏内 NFT 物品及后续的交易和管理实施监督。 在我看来 NFT 崛起的大背景是: 随着美国的大放水投资机构大举进入加密货币领域,让币圈的信奉者获得了超乎想象的资金,但同时对于越是信奉加密货币的人来说,这份不安也越发的繁重,因为到今天为止加密货币的应用场景依然极为有限,其商业属性所占比过分沉重远非正常。正是如此加密货币的不安全感要比以往要更加的强烈。这种不安促使信奉者急需转移风险并释放压力,但由于信奉者极为相信加密货币,因此与之关联的 NFT 成为了是不二之选。这便促成了 NFT 在 2021 年的崛起。 但 NFT 的核心主张和支持者并非创作者本身,而是由 IT 技术领域的从业人士(后面略称为技术派)所提出。甚至更直接的说 NFT 的基础主张脱胎于区块链和加密货币技,在技术派对版权所有方(画廊、拍卖行、版权中介乃至于个人等)进行游说后最终诞生了现在的 NFT。 虽然有版权所有方作为支持,但他们和技术派一样不是实际的创作者,所以目前 NFT 缺乏创作者角度的观点。目前的思考角度更多的是经济学原理出发,如果说现在是电子作品,过去可以是郁金香、赛马、黄金、加密货币、未量产的星球大战玩具 [ Star Wars toy sells for record-breaking $112,926 at central Pa. auction]、球鞋。 但这里有本质的不同,后者的产量都是可以进行调控的,虽然需要一定的启动时间但完成后可以进行增产减产,毕竟植物、动物那样可以定量培育,稀有矿产或者加密货币那样可以消耗资源获取的,未量产的星球大战玩具、球鞋是按订单的数量决定制造而生产的。但文化产品取决于人的主观产生创意而产生作品,很难以近乎流水线的方式进行,纵使漫威获得了成功,但这一成功却难以在 DC 上得到完整的复现。同时如果你有一定的了解传统的市场营销学并不包含文化市场。 所以绝不能将由创作者所创作的作品、电子作品简单粗暴的类比植物、动物,矿石、加密货币或者某种工业产品,必须要要将创作者本身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纳入考虑。 由于技术派缺乏对于创作者的了解,目前 NFT 的主张必然难以知悉创作者的本质需求,甚至说某种程度上有意无意的忽略了这一点,当然现阶段 NFT 的运作也并不需要直接接触创作者(但我认为不需要太久,就必须要直接接触了,这点会在第五部分详细说明)而是同更具备商业属性的版权所有方进行接触。这样的情况下对于个体创作者的直接吸引力较为有限(最糟糕的情况是收益为负,因为 gas 费需要预付),反过来 NFT 目前所带来新鲜感倒是有更强的吸引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