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梦CMS - 轻松建站从此开始!

我的网站

当前位置: 主页 > 区块链

观点:从创作者和平台角度思考 NFT 发展趋势(3)

时间:2021-06-04 12:34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因为 NFT 对于创作者来说,显然并不是他们的自然思维。总体来说,创作者所关心的事情本质上是自我表达——创作所产生的作品便是结果,而持续的创作

  因为 NFT 对于创作者来说,显然并不是他们的自然思维。总体来说,创作者所关心的事情本质上是自我表达——创作所产生的作品便是结果,而持续的创作依赖作品所产生的正反馈。正反馈可以是金钱、掌声和鲜花或新鲜感(没有先后关系),上述正反馈只要某一项满足了创作者的最低阈值,他们便会有主观意愿去进行创作这个行为(举个例子,为什么会有清苦的艺术家,因为他们只要收入能够维持基本生存就会持续的进行创作)。对于更多的创作者在心底是内向甚至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的,只有小部分人在创作之外还有着极强的行动力。

  当然这里并不能排除一个创作者之所以进行创作,是基于经济效益而他也更擅长从这里获得收益。但这类人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后,很快会转型为艺术掮客或某种美术方面管理层,甚至直接转行进入商业领域,进而放弃原本的创作。这类人对于需要内容的 NFT 来说,不过是过客而非长期服务的对象,但在初期这类人会极为关注并积极参与进 NFT 中甚至给 NFT 带来极大的助力,在这里我并非试图否定他们的意义,但我希望说明的是在更长时间尺度上来说,他们并不是给 NFT 提供的主要内容的创作者。

  NFT 便是在这样的环境下快速成长,但如此一来有陷入郁金香热或雅达利震荡 (Atari shock)*的可能性开始急速增加。因为电子作品的价值极端依赖主观判断,尤其购买的是稀缺性而不仅仅是其艺术性。

雅达利震荡,也被称之为 1983 年美国游戏产业崩溃,因为业界龙头雅达利公司混乱的经营策略导致了一大批粗制滥造的游戏充斥市场,玩家信心持续走低,其中雅达利游戏掩埋事件(滞销的第一方雅达利游戏《E.T.》被公司决定掩埋,此事件被媒体广泛报道)是最为标志性的事件。这次崩溃造成的影响长达 3 年,北美游戏业市场严重萎缩,由 1983 年的 32 亿美元降至 1985 年的 1 亿美元。一直到 1985 年底的任天堂打破僵局。

  最后,我想做一些澄清,虽然我对现行观点进行了分析并加以批评,但我并不是要说技术派的主张是错误的,我甚至认为这是发展历程中最关键、最难的启动阶段,但过分基于技术派的主张会触及到这一模式的发展天花板而难以进入下一个阶段,乃至于因此而陷入停滞。因为这一路线并非基于创作者需求的客观分析,而是基于技术派自身思考问题的角度和路径依赖所导致的。甚至是希冀于复制加密货币的历程,仅仅将加密货币换成 NFT。

第三部分 这些观点对平台(NFT 拍卖平台)层面的反映

  到这里,我们已经了解了 NFT 的主流观点和形成的原因及背景。那么在具体的手段实施层面,不难推导出 NFT 拍卖平台已经或短期内准备做什么事情。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发表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