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击者的收益攻击者的收益为 其中 v 表示「双花」金额,与上层经济体规模有关,也与原生 Token 交易活跃度有关,本文重点关注前者;t·r 表示 t 个区块的出块奖励; s 表示攻击公链系统的收益,与加密资产市场的发展程度有关。 攻击者的成本计算要复杂得多,而这主要与公链是 PoW 型还是 PoS 型有关。 PoW 型公链在经济学上的抗攻击性以太坊的上层经济体发展最好,而以太坊目前仍属于 PoW 型,所以讨论 PoW 型公链非常有必要。对 PoW 型公链,攻击者需要考虑两方面成本:
因此,在 PoW 型公链中,攻击者的成本等于 另外,攻击者在落后 e 个区块的情况下,平均要在 t 个区块后才能追赶上诚实矿工,因此 t 是 x 和 e 的函数(表 1)。在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x 越大,t 越小;e 越大, t 也越大。比特币白皮书最后的技术部分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 表 1:t 与 x 和 e 的关系 如果攻击者的成本 CPoW 超过收益 G,即使攻击 PoW 型公链在技术上可行,在经济学上仍是不可行的。这个条件是: 根据模型假设,在讨论公链双层经济体之间的关系时,v 表示单个区块中非原生 Token 交易的价值(以原生 Token 为计价单位)。假设在攻击发生的时间段内,原生 Token 的数量为 n,非原生 Token 的数量为 n',平均每个区块中有 a 比例的非原生 Token 参与交易,并且非原生 Token 用原生 Token 计价的平均价格为 p' ,因此 v=n'·a·p',从而上层经济体规模与底层经济体规模之比等于 (4) 是针对 PoW 型公链的双重耦合问题的两个核心结论:给定底层经济体规模,上层经济体规模存在上限;在适当的参数取值下,上层经济体规模可以超过底层经济体。这两个结论在以太币市值与全体 ERC20 Token 市值的走势中可以得到印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