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应用型 DAO 面临的合规性问题在最近浮现了曙光。4 月 25 日,美国怀俄明州议会已批准 DAO 法案,允许 DAO 在该州正式注册,有限责任公司也可转型为 DAO。该法案已经过州长签署,将于 7 月 1 日生效。如此,DAO 已经可以可以与一般商事主体享受同样的法律地位,这对 DAO 的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参与者动机仍然不足,信念投票、二次投票、信誉投票等新模型上线DAO 发展至今已经出现了很多新的投票机制,试图平衡治理型 DAO 面临的两极困境。其中信念投票、二次投票和信誉投票已经有了一些应用。 信念投票(Conviction voting)是一个通过使用衰减曲线来定义信念积累和减少的决策机制,用户对某项提议的偏爱时间越长,这个桶里装满的信念就越多。信念会根据半衰期衰减曲线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偏好会得到更多的重视。如果用户决定换一个新的桶(新的提议),信念会根据衰减函数从之前的提议中流出,流入新的提议,再根据衰减函数积累。这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直到信念积累到某一限度,决策得以通过。目前,1Hive 采用了这种模式。 二次投票(Quadratic voting)是一个集体决策过程,指个人通过分配选票(在 DAO 中代币即选票)来表达自己偏好的程度,而不仅仅表达偏好的方向。「二次」主要指用户可以购买额外的选票来表达支持,如此,人们购买选票的行为与意见偏好强度成正比。因此,由于每额外投票的边际成本随投票数线性增加,所以对一个给定问题的投票总数就是投票人的偏好强度的总和。这有助于解决投票悖论和多数决定原则的问题。但是,边际成本相对于选票数量的增长小于或大于线性增长,则可能导致利益集团主导选票和多数人「暴政」的问题。目前,Gitcoin 实际上就采用了这种模式。 信誉系统主要是指将治理代币授予参与去中心化网络或协议的实际用户,当网络或协议被广泛使用时,代币持有者可以将经济权利和可转让性添加到代币中。去年兴起的 DeFi 流动性挖矿本质上就是使用了这一模式,通过赋予实际用户经济权利来完成治理。 不过,这些新的解决方案都没有在提供和增加个人动机方面做出努力。社会动员领域的多项研究表明,个人动机是实现人员动员具有重要作用。各种投票机制发挥作用的一个前提是,需要有一定规模的用户参与其中,即使是应用型 DAO,也需要通过用户规模的扩大来实现规模扩张。因此,在未来 DAO 的发展过程中,也许除了计算机科学家和经济学家的努力以外,社会学家也不该缺位。 来源链接:www.panewslab.com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