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我在过去几年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一个同步的区块空间无法满足链上所有应用的需求。 在 2018 年时这一情况还不那么明显。而去年夏季 DeFi 的爆发以及进年夏天的 NFT 行情证明了一个事实,即存在很多应用的设计空间。而今年非以太坊的 第 1 层(L1) 公链的兴起,进一步证明了区块空间的需求非常高。 考虑到我们可能生活在一个多链世界中,不同链上的应用希望彼此跨链通信,因此充分了解各条链之间如何跨链工作,是很有价值的信息。我想从一个抽象的角度探索这一问题, 不针对具体项目展开。 在这篇文章中,我想研究这些系统中固有的特定权衡。认真反思的话,这种权衡取舍会很明显。 我也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讨论这一问题;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博士生 Alexei Zamyatin 等人在一篇 优秀的论文 中详细阐述了这一点。我的目标是在该论文的核心论调后面添加一些颜色。 用论文作者的话来说,权衡就是,缺少以下两点中的任何一点,就无法进行跨链通信:
它们之间的关系很基本且非常直观的,但需要深入研究一些术语。我希望在这里可以清楚地对直觉予以阐明。 理论上的合理性让我们简单讲一下同步假设——它们是用于思考分布式系统中通信的通用框架,且以难以理解而著称。 将分布式系统视为一种消息传递协议,尽管通信基础设施中出现故障或恶意对手,它仍需要工作,然后,我们可以定义在系统停止工作之前这些故障的严重程度。这正是同步假设的目标。 另一方面,在「异步」假设下运行的系统,默认假设网络 / 对手可能将消息延迟任何时间。 后者网络更强大。就是说,一个系统可以更好地处理环境带入的不确定性。还有一些「中间地带」假设,通常称为「部分同步」,但在这里没有必要定义。 这与跨链通信有什么关系?好吧,上述论文表明,如果你有一个实现异步跨链通信的系统,你可以用它来解决一个叫做「公平交换」的老问题。 我们从一篇 更老的论文 中了解到,没有可信第三方就不可能进行异步公平交换。 因此,没有可信第三方就不可能进行异步跨链通信。我们只能通过对系统进行更严格的同步假设,来放弃对可信第三方 的需求。 理论 -> 现实到目前为止,这一切都只是停留在理论的纸面上。让我们谈谈真正的系统。
这里到底需要怎样的权衡取舍?将需要可信第三方的系统与需要更强同步假设的系统进行比较,可能会有所帮助。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