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前言 本文是这系列文章的第八篇文章,第一篇文章介绍了IMF报告里的四个场景[1],第二篇文章分析了这些场景[2],第三篇文章则针对报告中的第四个场景及引起的宏观金融后果展开讨论[3],并研究数字货币对主权货币政策的影响,第四篇文章来讨论外币(数字货币)取代当地货币的现象[4],第五篇文章分析了CBDC/GSC对金融稳定造成的影响,并对比了数字代币和GSC的发展与风险[5],第六和第七篇文章分析数字货币对世界储备货币的影响[6,7]。本篇文章将对CBDC/GSC对资金流动造成的影响展开讨论。 第五篇文章提到,由于FATF开始执行旅行规则(Travel Rule),2020年6月30日后,许多交易所纷纷在TRISA上注册。注册需要经过KYC/AML系统的验证,保证了注册后交易进行的合法性。这意味着TRISA系统上的交易所币值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半官方认可的,间接背书了该种代币的合法商品属性。早在2018年,美国SEC机构就曾给许多数字代币公司下达过监管通知,导致许多数字代币的市值瞬间蒸发了50%。旅行规则的出现对数字代币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FATF的整体管控措施减轻了类似SEC等机构的工作量,并推动了代币市值大涨。 我们十分认同FATF在反洗钱方面的工作,但其推出的基于Travel Rule的监管系统TRISA存在漏洞,即不监管个人钱包。导致该规则的推出反而助长而非管控数字代币地下市场。美国FinCEN在2020年12月18号提议,需要监管个人钱包,这将大大加强TRISA的监管机制,与我们提出的STRISA系统观点一致。 从IMF的这篇报告中可以看出,IMF更关注于Diem这类GSC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并未多谈数字代币的影响。本文在第3节会提出数据,表明数字代币的地下市场已经有规模,而且在国际贸易上有稳定流程。但与此同时,监管对于数字代币和Diem(前身Libra)的态度令我们疑惑。Diem为符合监管一再拖延,监管对数字代币却不断放宽,并尝试探索合法化路径。这让我们不禁想问,比起愿意合法、愿意合规的Diem,是否维护既成事实的代币市场更容易被监管者所接受? 本文第2节主要讨论IMF的观点,第3节讨论我们的观点。 2.IMF对资金流动的讨论 1)CBDC/GSC 会影响跨境资金流动¹:这会建立一个新金融基础设施,交易成本降低,改进的跨境信用分析,加速信息共享与交流,也已经改变生态作业,外国金融市场可能变得更加容易进入。 解读:IMF的观点直击要害。数字货币的出现就是为了更新现在金融系统的基础设施。从2018年开始,我们一直认为这是金融兵家必争之地,并提出最先提出数字金融标准的国家或组织将会是世界未来金融的领导者。 但是现在数字代币正在提供未来数字金融服务,交易的基础设施就是数字代币的协议。美国监管科技公司的资料显示,74%的VASP之间的交易属于跨境交易。数字代币早已是国际洗钱的重要工具,因为数字代币脱离传统系统的管辖实现跨境交易,造成大量的资本变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