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其中最大的一个应用就是中心化的交易所,我把比特币存进去,换成以太坊提出来,这就是一个 web 应用做协调的跨链。 外部协调的跨链在联盟链领域用得也非常多,联盟链厂商,例如 Hyperledger Cactus,就是专门做外部协调的中间件,它能够跨两个链。用户把一个交易提交到中间件上,中间件就知道先在 A 链上边做一个操作,再在 B 链上做一个操作,A 链和 B 链相互之间是不知情的。 所以不管是由钱包做协调,还是由应用做协调,还是由中间件做协调,这一类跨链的特点就是两个链实际上是互不知情的,是有外部实体在做协调。 为什么我们在公链或者加密协议领域很少提外部协调?因为 web 应用或者中间件一定是由中心化实体运行的,不可能做到去中心化。 但钱包做外部实体协调的跨链可以认为是 trustless 的,因为用户和钱包是合体的,我们做任何操作都必须信任钱包,也就是说它没有扩大信任集合。这就是为什么把哈希时间锁当成一种 trustless 的跨链。 但哈希时间锁一个是功能受限,它能做的就是资产的互换,另外它也有业务上的问题。跨链的 atomic swap 在 2015 年就实现了,到现在 5 年时间过去了,没有形成什么业务。 结束语让我们以一个小小的总结结束这篇文章吧。似乎可以把现今流行的跨链方法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中心化的跨链(类外部协调)。它是由一个中心化的第三方在一条链上抵押资产,在另一条链上发行资产,资产的跨链实际上是在该第三方抵押和发行资产时发生,在此过程中,两条链之间并未互通消息。 用户在进行跨链操作时,并不是一个锁币、铸币的过程,而是更接近于把 A 链上的资产兑换为 B 链上的、由第三方发行的另一种资产。 中心化的跨链实现起来最为简单,但它依赖于一个较强的中心化的信任;此类跨链项目包括交易所提供的跨链资产等等。 第二类:见证人跨链。通过链下进程传递消息,在一条链上锁定或解锁资产,在另一条链上铸造或销毁资产;两条链都需要相信见证人传递的消息为真。 见证人可以是一个或多个见证人节点,也可以是一条见证人节点组成的链,后者虽然需要相信见证人,但可以认为它是去中心化的,因为它不需要信任某个或某些中心化的第三方。 见证人跨链实现起来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取决于见证人的构成;此类跨链项目包括 RenVM、tBTC 等等。 第三类:中继跨链。通过链下进程传递消息,在一条链上锁定或解锁资产,在另一条链上铸造或销毁资产;两条链上有对方链的轻客户端,通过轻客户端验证链下进程传递的消息是否为真。 中继跨链是无需信任的理想跨链方式,但由于其实现难度,目前还难以见到;在 Cosmos 的 IBC 跨链 1.0 上线之后,可以在两条 Cosmos 链之间实现中继跨链。 Cdot 也正在 ICF 基金会(Cosmos 生态基金)的资助下开发 Substrate IBC,通过它能够使 Substrate 开发的应用链和支持 IBC 的链实现中继跨链,Substrate IBC 希望成为多链世界的重要基础组件。 (责任编辑:admin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