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理解媒介》中,McLuhan 提出了冷热媒介的概念。电影就是一种「热媒介」,具有高清晰度,但是使用的时候,也被媒介定义了唯一的参与方式。而「冷媒介」是低清晰度的,就像小说最后只留下一句话,然后任凭读者的想象。 「Loot 是随机生成的冒险者装备,并存储在区块链上,统计数字、图像和其他功能被有意省略,供他人解释。」这就是 Loot 官方介绍。 那么, Loot 就是至今为止,加密世界出现的最大「冷媒介」。 从最小产品单元到最小可运行产品历史总会是押韵的,2020 年 DeFi Summer 分叉大浪潮还在眼前。而一年后的 NFT Summer 「分叉」游戏还在继续。 Loot 一夜间吸引了几乎所有人的关注,之后就有 PLoot,XLoot,BLoot,还有 AC 的 Rarity 等等。而很多人把 Loot 比作 Uniswap,把 Bloot 或是 xLoot 比作 Sushiswap。它们的确有很多共性:
从投资的角度,按照这个类比的逻辑,我们可以去押注 Loot 和 Bloot 来参与这个赛道,期待社区演化出来的生态。但是这个「类比」是否成立,在这里需要一个问号。 完全不同的产品属性,导致之后的一系列生态的涌现和产品衍变的逻辑完全不同。 对于 Uniswap 来说,它可以被定义为「最小可运行产品」,而 Loot 为代表的 NFT 则是「最小产品单元」。 可运行的产品是应用,应用的下一步是构建周边生态工具,Uniswap 的流动性管理工具、K 线、挂单工具、聚合流动性等等,如同乐高积木一样堆砌,DEX、稳定币、借贷、收益池,到封装出的衍生品,已经构建了多元而复杂的生态。而 NFT 是组件,组件的下一步是应用,而 Loot 甚至是组件都没有想好未来的方向,如果真要做类比,它更像十年前的比特币,还在探索的道路上:到底是支付手段还是价值存储工具? 而这是两个矛盾的产品方向,每年的 Pizza 节就是对比特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嘲笑。 富者越富,氪金逻辑在 Metaverse 是否成立?如果把游戏抽象来看,就是开发者生产内容,玩家消费内容。它是一个进度条,当读条完毕的时候游戏也就走到了终点。玩家的各项属性、能力,决定了读条的速度。而氪金,就是加快读条速度的方案之一。 传统游戏氪金,往往导致一个结局:一个服务器中只会有一个人氪金。市场竞争的本质是消除竞争,最有利可图的状态是市场垄断;氪金作为一个竞争形态,最后只会有一个人氪金,而他就是本服务器的最后赢家,一山不容二虎。然后,游戏就结束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