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后来我们推出了一个治理工程师的项目,该项目不单单只针对SeeDAO自己的成员,还面向DAO外很多成员,而且通过该项目,也为SeeDAO吸引了又一批核心共建者。该项目不是培养大家写代码或智能合约,而是帮大家尽量把相关组织学或政治学知识补上,把Web3相关的一系列精神理念进行梳理。这样做了之后,确实为我们后来整个DAO的扩大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但是在这之后,我们又遇到了一些坑,比如随着社区扩大,核心成员多起来,治理工程师把信息交流以及各个地方的水平提高得差不多了,但感觉有点过于去中心化了,当时也出现了一些从一开始就存在的公会后来因为实在过于去中心化而被取消的现象,于是后来形成了一个九人小组,他们基本上是之前的公会管理者,在一个任期结束了之后进入九人小组,为了相应的监督和协调,也会从各个公会再筛选一批人,包括前面提到治理工程师,作为观察员来进行投票。 这一次大理活动之后,我们正在进行反思,总结接下来可能推进的方向。当你以DAO的形式具体做一个项目时,在以前SeeDAO,一个单独的公会就可以负责这个项目。但是像这一次大理的线下活动,需要的不单是大理据点的小伙伴做贡献,同时可能需要宣传公会、设计师公会,以及投研公会帮忙调研一些想要合作的项目,那怎么去进行跨公会的协作呢? 其实在这次活动中,我们尝试的是一种类似于项目制的方式,把人员从之前单一公会的隶属里面提炼出来,给足够多的自主度,但也出现了一些小的问题,也就是应该向谁负责的问题,如果又是向九人小组负责的话,其实又变得跟传统的公司比较接近了。比如目前我们的总结报告里可能会更想要构建的一种状态是公会负责日常人员的身份体系构建,以及人员培养和日常互动。然后当你有项目的时候,各个公会的人员形成类似于前敌指挥部的状态,他们的相应权限和退出机制都由社区整体的投票机制决定,基于改革之后的治理公会,还会有一整套身份迭代以及组织架构的变化。 Tracy:我知道最近Silicon在撰写Dali3 DAO的白皮书,想要打造一个Web3数字游民社区,联动线上社区和线下基地。为什么想要发起这样一个DAO?目前这个DAO推进到了哪个阶段? Silicon:我当时写Dali3 DAO白皮书的动机主要有两点,第一点是当时发现数字游民会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趋势,而且数字游民这个群体其实跟DAO的精神和Web3的精神非常类似和匹配。尤其还有一点,我注意到大理当下没有准备好游民的基建,游民可能跟以前来大理的那些人不太一样,他们可能有比较强的办公需求,但是在大理你基本上找不到星巴克这样的工作场地。大理如果要去迎接更多的数字游民,它需要做一些基建工作,如果靠传统的市场经济,可能需要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如果直接以社区的方式,社区自建,社区自己作为消费者,可能更快实现,这是我当时的思考,总结一下就是发现数字游民需要更多的社区基建,线下、线上都需要。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