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倍甚至几百倍的提升对网络几年的发展已经是「量变」到「质变」的不同了,社区大家已经不依赖于 Sharding 了,只要大家把 Rollup 玩好,2 到 3 年间应该没有很大的问题。 我对 ZK Rollup 和 Optimistic Rollups 的看法比较乐观,Rollup 是一套既可以兼顾现有矿工利益也能兼顾 2.0 创新方向的一条路径,也不能说一定兼顾矿工利益,但是矿工无法改变这件事情,因为 Rollup 不需要改变现有共识,他们必须被迫接受 Rollup 方案。 姚翔:在我没有那么像今天一样考古、深度参与社区讨论之前,我对很多问题的认知比较片面。2018 年去布拉格开会前,当时心想是不是 2.0 快了,现场感觉好像没有能交付出来的东西,虽然进了一步,但心里还是很慌,不知道当中有多大的预期给人时间上的确信。 挺大的问题在于现在的系统框架越来越复杂,能看懂的人越来越少,能参与讨论的人越来越少,可能给不出更多的建议。最近我在做账户抽象(的研究),原来账户抽象也是 2.0 很重要的框架部分,我在做这件事情考古的时候,关于账户抽象的安全性问题有一个研究员写了一篇「安全性分析」的文章,修改了 geth 的客户端,做了 DoS 攻击演练,但是没人给他回复,没人在帖子下回复这里面是不是有点问题或怎么样。但是这篇文章得到了 Vitalik、Danny Ryan 的指导,所有的文献里都会引用这篇文章说大家看这是安全性分析。但我认为没有多少人能看懂,要真的理解的话要花很长时间,另外他是自己写的客户端,怎么验证这个客户端的数据是不是那么准确?可能要做更多的工作。 在这样的基础上,系统要想安全实现,必须要更多大规模的人参与,在比较对等的位置上进行讨论,我对这件事情不是特别乐观的。 潘老师刚刚提到的关于整个系统往更好的方向去走,这件事情也还是很有希望的,不仅是 Rollup 的方案,现在网络的带宽在不断增加,计算机验证速度在不断提升,帮助网络更加稳健。在这五年时间里,以太坊吞吐量有显著提升。当然这是硬件、条件比较底层的优化,Rollup 更多是在密码学层面的优化,这些都是可以期待的。 从历史经验上来说,比较完美的系统目标一般都不太能实现,无非是怎么取舍,在中间选择我们想要的东西取舍的程度。最简单的可用方案是直接把现在的这套智能合约系统在信标链上实现,让信标链变成可执行的环境,但这显然不是大家想要的结果,所以可用不是非常紧迫的目标,现在的系统也是可用。 郑嘉梁:刚刚两位老师说的让我想起一些事情,补充一下。 以太坊最早的扩容方案是 Layer 1 和 Layer 2 并行的,最早有 Sharding plasma,当时设想无论在 Layer 1 还是 Layer 2 都要做起来,但现在明显转向以 Layer 1.5 为核心的扩容,中间肯定是碰到一些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