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 2019 年的时候除了 Layer 1、Layer 2 还有 Layer 0,很多项目在 2019 年提出 Layer 0 扩容,把区块传播速度优化,最近声音会比较小,因为 Rollup 声音实在太大,把 Layer 0 通信协议的层面扩容声音都盖过去了。 这些东西以后还是会被翻出来,就像 0、1、2 之间大家选一个最容易执行的方案先去做,如果做不出来再找其他可行的方案再做。现在把 Sharding 的扩容方案放在后面,先把 Layer 2 做出来,如果 Layer 2 有难度的话可以去做 Layer 1,如果 Layer 1 有难度的话就做 Layer 0。 刚刚姚老师、潘老师讲了可用现在确实是可用,但不叫「更好的以太坊」,叫「可用的以太坊」,不是以太坊基金会、社区的目标。扩容比较复杂,尤其是 Sharding 部分,为什么 Rollup 方案大家转向这么快?觉得容易实现,理论上也站得住脚,记得 2019 年 Vitalik 发了文章,就是用 zkSNARK 实现 500tps 的目标,是 ZK Rollup 的雏形。 2019 年的时候他就已经很喜欢扩容的方案了,在 Sharding 以外会找更可靠的方案,不能把所有的扩容方案都压在某一层、某一个方案上,对系统和方案来说太过危险了,这是一种比较现实的选择。 但是真正实现特别更好的以太坊,时间上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慢一点会比较好一些。 阿剑(主持人):虽然三位老师没有给特别明确的时间,也说希望路线图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清晰,但都指出系统改善需要有很多方向,无论改进哪个方面,比较重要的是用安全的方式实现改进,保证最大限度地满足对可靠系统的追求。 非常感谢三位嘉宾告诉我们往常的媒体讨论、圆桌讨论中没有被触及到的比较深的问题,不管是社区治理、技术方案细节、生态平衡各方需求实现社会共识上的合力,这些问题在之前都是很少触及到的。那么,请问各位认为一个完成形态的 Eth2.0 比当前的以太坊区块链更 「好」?或者说,它在哪些方面更优? 潘致雄:好不好相对而言可以衡量一些,最重要的指标是性能,以太坊 2.0 本身就是为了扩容而实现的,如果这件事情做不到性能有数量级上的提升肯定没法说好,但如果能做到提升,同时能兼顾到安全性、去中心化的特点,也可以认为是好的系统。 现在以太坊也有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如果市值太高,会导致生态更偏向于更高数额的交易规模导向,很多高频、低价值的生态根本没法运作,离愿景会更远。如果市值更低,无论是 PoW 还是 PoS,网络的安全性都会有很大的权衡。 好在哪?有哪些方面更优?可能会有两个方向。 1、PoS,信标链是为了实现 PoS 部分的,把工作量证明变成权益证明。这部分我的观点比较中性,以太坊本身就是实验的大沙盒,挑战新基础设施没有逻辑上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