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所有 DAO 都具有参与性和算法性。这就是 DAO 的独特之处。DAO 需要参与,这是一个政治过程,参与决策过程的参与者通过「链下」发生的权力关系相互定位,以及算法治理,这是决策被反映和执行的点「链上」通过使用智能合约。DAO 结构和治理的技术(包括密码和算法)组件和社会(包括规范决策,或符合可接受文化价值观的决策)都具有必要性和价值。 这两个组件之间的这种思维差异所表明的,是关于社会组件的价值和风险与区块链社区中技术组件的价值的更深层次的文化动态。这种二元张力在整个区块链历史中反复出现,并植根于区块链治理的历史。 作为「链上」和「链下」的区块链治理简史从历史上看,区块链治理是指区块链协议的软件代码如何变化的区块链规则。围绕区块链治理的想法深深植根于文化中,例如比特币的不变性理想和人与人之间的最小信任,这导致了「代码即法律」的意识形态。关于人们干预算法的作用的争论也被称为「链上」与「链下」治理。 「链上」治理是在软件代码中明确治理规则,区块链节点自动执行协议中的代码升级以响应链上代币持有者的投票过程。相比之下,「链下」治理是指规则不那么正式,在正式、记录、透明的决策之外如何共享、讨论和评估想法的非基于代码的过程最终反映在节点决策升级中 他们的软件传递对协议的更改。因此,点对点网络中的节点是治理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在黑客攻击和关于治理的持续辩论之后,Buterin 表示:「那些认为区块链的目的是完全消除人类软弱的直觉和感觉而支持完全算法治理(强调「完全」)的人绝对是疯了」。 今天,以太坊社区通常采用其「链下」、以人为本的流程。例如,以太坊基金会在协议的开发中保持着重要的协调作用,例如聘请研发人员和主持定期的「以太坊改进提案」(EIP)会议。当社区需要协调一个粗略的社会共识挖矿者、交易所和节点运营商来升级他们的软件以在「DAO」黑客之后「分叉」协议时,这种方法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偏向「链下」治理的一个缺点仅仅是效率和可扩展性,以太坊的创始人 Vitalik Buterin 表示 Ethereum2.0 协议升级的过程比最初预期的要慢得多。 相比之下,Polka Dot 和 Tezos 等其他区块链社区采用链上治理,其中协议升级通过公投类型投票决定,软件代码是不可变的,这意味着一旦部署就无法更改。这样做的一个优点是代表性和透明度。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是将治理简化为投票,而实际上它是在系统的协调和控制中相互作用的多层社会和技术组件和流程,这是无法提前预测的,因此不可能预先编码到协议规则中。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