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引入一个被大多数价值投资者奉为圭臬的概念——均值回归。在这样一个充满变化的世界里,我们是否可以用均值回归的原则来预测一只股票或者一个行业的未来?更加关键的是,什么样的思维框架能够让我们在未来的股票投资中立于不败之地? 霍华德: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感觉世界好像永远不会发生变化。日子年复一年过去,但世界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十年过去也没有什么变化。 感觉世界就好像是话剧里的舞台布景,稳定、静止、一成不变。在这背景幕布之前,公司兴衰、市场涨跌、经济周期如话剧般持续上演。 现在世界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十年前最成功的公司现在可能已经陨落,很多今天最成功的公司在十年前还没有成立。我们不能忽视这样的巨变,我们需要将变化纳入我们的思维框架,并作出相应改变。 刚才你也提到了,过去很多公司都是重资本、重资产的公司,他们在实体工厂中用昂贵的设备生产实体产品。如果他们想要扩大规模、增加销售收入,就必须依靠大量融资来投资于机器设备。 过去的公司在利润水平、增长潜力方面远远不如现在的互联网公司。互联网公司更依赖程序、数字化系统以及工程师,而不是机器设备。 如果一家软件公司开发了一个成功的程序或者软件,初始销售的100套软件成本可能是几百万美元,但后续销售的软件几乎没有任何成本,边际利润率极高,生产和销售几乎完全不依赖于资产。 前几天我看到一张科技公司市净率的图表。市净率(每股市价/每股净资产)是人们会关注的指标之一,净资产就是资产减去负债。 科技公司和软件公司的市净率极高。换言之,这些公司看起来非常贵,价值投资者不会投资它们,因为估值太高了。 但事实是这些公司根本不需要资产,他们的资产很少,所以导致了市净率很高。市净率这个指标对科技公司没有意义,因为这些公司的盈利能力并不基于公司的资产规模,而是基于创意和代码。 过去的价值投资以低估值为准绳,要求低市净率、低市盈率、低市销率,但在当今瞬息万变的新世界里,这些规则已不那么适用。 这个例子说明了我们的思维框架应如何与时俱进,也是我在疫情隔离期间和安德鲁的讨论中学到的东西。 投资要保持开放的心态 不应轻易排除任何标的 加密货币没有有形价值 但所有的货币都是如此 麦克斯:听起来你在疫情隔离期间进行了很多有意思的对话,和我们聊聊这些对话吧。 霍华德:我给这篇备忘录起的标题可能太委婉了。虽然文章标题是“有价值的东西”,但其实不仅仅是关于价值投资,和安德鲁的讨论给了我很多启发,也帮助我理清了思路。 (责任编辑:admin) |